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源发现 > 资源推荐 > 新刊推荐
治疗感冒咳嗽需要消炎吗(2025/4/3)
发布时间:
期刊架位号[6418]
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多发于秋冬或冬春交际,且症状多样,其中咳嗽和咳痰是较为常见的表现。咳嗽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,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。合理选用止咳化痰药以及必要时抗感染治疗,对缓解感冒咳嗽症状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

  咳嗽本质上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,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、病原体和分泌物。感冒时,呼吸道受到病原体的刺激,导致黏膜充血、水肿,分泌大量黏液,形成痰液。痰液的存在会刺激呼吸道,引发咳嗽反射。

  

  常用的止咳化痰药主要分为止咳药和化痰药两大类。

  

  • 止咳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或降低呼吸道敏感性来减轻咳嗽症状,如可卡因、右美沙芬、喷托维林、福尔可定以及复方药阿斯美胶囊或愈美胶囊等。
  • 化痰药则通过稀释痰液、增强纤毛运动等方式,促进痰液排出,从而缓解咳嗽,如氨溴索、羧甲司坦、乙酰半胱氨酸、桉柠蒎、愈创甘油醚、盐酸溴己新等。
 
  除西药之外,祖国医学根据风热或风寒感冒以及咳嗽成因不同,有多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咳嗽。

  

  那么,咳嗽时用止咳药效果不好,需要加抗生素吗?回答这个问题前,我们先要弄清楚生活中常遇到的几类药:抗生素、抗菌药、消炎药。提到抗生素,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是什么;说起抗菌药,大家也是云里雾里;但要说起 “消炎药”,大多数人会表示,不止感冒咳嗽,很多情况下都会使用。

  

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抗生素。抗生素是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作用的一类物质。有些抗生素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,有些抗生素是全化学合成物质。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泛,对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、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。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,可分为抗细菌作用、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。抗生素的主要作用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体,而不是直接抑制身体炎症因子产生。因此,它和消炎药还是有区别的。

  消炎药是用于治疗组织受到损伤后发生炎症反应的药物,主要针对非感染性炎症,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。消炎药包括甾体和非甾体两大类。甾体类主要指激素类,如地塞米松、泼尼松、氢化可的松,具有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;常见解热镇痛消炎药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双氯芬酸等属于非甾体类,常用于缓解发热和各种疼痛,如关节痛。

  

  抗菌药通常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,作用范围较窄。抗菌药根据化学结构不同。大致分为 β- 内酰胺类、大环内酯类、氨基糖苷类、氟喹诺酮类、磺胺类、四环素类等。β- 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。氨苄西林、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。头孢菌素类目前有五代,第一代头孢菌素常见的药物有先锋霉素、头孢拉定;第二代如头孢呋辛酯、头孢克洛、头孢丙烯;第三代如头孢曲松、头孢他啶、头孢克肟;第四代如头孢吡肟、头孢匹罗;第五代如头孢洛林、头孢吡普。第一代开始是有肾毒性的。而到第五代已经几乎没有肾毒性。从第一代到第五代。随着级别的升高。对革兰阳性杆菌的作用逐渐减弱,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逐渐增强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见的有克拉霉素、罗红霉素、红霉素、阿奇霉素;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,由于肾毒性及耳毒性目前应用较少:氟喹诺酮类常见的有氧氟沙星、环丙沙星、莫西沙星;磺胺类如磺胺嘧啶、磺胺甲恶唑;四环素类常用的有多西环素、米诺环素。

  

 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抗生素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;另一方面。抗生素滥用引发耐药,高耐药性细菌的不断涌现。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。什么是耐药性呢?当细菌长时间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中时,它们可能会发展出对药物的抵抗机制,即耐药性。 耐药性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。如抗生素的种类、使用时间,使用方式。患者的免疫状态。感染的细菌种类等。近来支原体肺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3 天甚至 5 天后,病情无明显改善,正是呈现了明显耐药性特点。

 

  对单个人而言,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、肝肾功能损害、耐药,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。然而滥用抗生素毁的却不仅仅是单个人。

  

  2022 年度卫健委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,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 74%。另据 1995 - 2022 年疾病分类调查,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 49%,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 18% - 21%,也就是说,80% 以上的抗生素属于滥用。

  

  据 WHO 统计,每年因耐药菌感染,抗生素治疗失败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 130 万;如不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问题,预计到 2050 年,每年有超过 1000 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菌感染。

  

  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,如鼻病毒、冠状病毒、腺病毒、合胞病毒等。对病毒性感染来说,抗生素是无效的,因为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。如果感冒合并细菌感染,或者患者的症状持续加重并出现细菌感染的迹象(如咳嗽、咳黄痰、发热等),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。

  

  因此,在大多数情况下,对上呼吸道感染,特别是轻症患者,使用抗生素是不必要的,也不推荐使用抗生素。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关节痛,可以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这类解热镇痛消炎药缓解症状。

  

  感冒咳嗽通常合理选用止咳化痰药并配合生活调理,可以有效缓解症状,促进病情恢复。希望读者朋友在遇到感冒想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,要充分考虑到使用指征,最好有化验指标支持抗感染治疗,避免滥用抗生素对身体造成伤害,同时也共同维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。
  

     (家庭医学(上半月)2025年2期 [6418]